(李思科 张荣)4月28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法院恒口法庭成功执结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赔偿案件,为大四学生王某追回12万元赔偿款,用法治力量守护青春梦想,以责任担当传递司法温度。
2023年暑假,王某为减轻家庭负担,在某建筑工地打零工赚取学费,却不幸遭遇安全事故致左手大拇指缺损,经鉴定为九级伤残。因未签订劳动合同,涉事承包公司以“临时工”为由推诿责任,王某无奈诉至法院。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审查材料发现,由于王某缺乏法律知识,未能提供反映案件事实的基本证据,且承包公司注册地在西安,该公司已停止营业。为查明案件事实,承办法官两赴西安实地调查,辗转联系到公司法人,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然而协议生效后,公司仍未履行给付义务,承办法官当即引导王某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阶段,法官再赴西安核查财产,发现该公司账户因另案已被其他法院冻结。面对执行困境,法官数次对接异地法院,反复沟通款项分配方案,最终在冻结资金中优先划拨了12万元赔偿款。当法官将执行款项交到王某手中时,这个即将毕业的青年热泪盈眶说道:“这笔钱不仅治好了我的手,更让我相信法律不会让努力生活的人寒心!”
案款发放当日,王某将写有“执法如山扶正义 司法为民暖人心”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法庭。信中写道:“通过这个案件,我们既深刻地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与神圣,也深深为恒口法庭这个优秀文明团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群众事无小事,尤其是涉及大学生、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我们更要主动作为、穿透执行。”承办法官表示。此案通过“诉前调解+执行联动”机制,缩减了实现权益兑现的周期,展现了法院保障民生权益的力度与速度,更是汉滨区法院践行“如我在执”理念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