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总是审美场景中被边缘化的存在。两届影像艺术节,虽然男士参与者总数与女性旗鼓相当,但是参与拍照者却是凤毛麟角。而知名时事评论作家孙玉良先生似乎是一个例外。他最近好事连连,被评上一个什么人物奖项,朋友给他一套房子免费住,还有企业家朋友送他的大班台、假山、花盆,似乎毫无成本地过上了中产的生活,他写了一首打油诗表达他对“捡来的幸福生活”的快乐感受。年龄即将步入老年的他经常熬夜写作,有时写到深夜来不及回家就在办公室沙发上将就一宿,脸上时常挂着些许疲惫的神态。最近,他在准备迎接自己的个人形象展示,每天精神饱满,仿佛迎来“人生第二春”那种兴奋感。当他面对摄影镜头的刹那之间,一下子来了精神,结果拍出的照片自己感觉年轻了十多岁,好像回到了青壮年时代,看到了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自己,感觉人生高光时刻就要到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月11日下午,在艺术节现场,我国著名家风与姓氏文化研究专家李正先生携夫人一起光临,有些出乎策展人的意料。李正是一位成就显赫的学者,也是一位资深摄影人士,他怎么有空来参加业余级别的摄影艺术展?原来他的工作室就在展场附近,从微信朋友圈看到艺术节消息就前来观展。他现任全球最大的李氏家谱体系的总主编,这个庞大的平台链接了海内外十多万人参与编写,如今李氏家谱系列已经出版1.3万多卷,是该领域世界之最。他看到时代英杰经济文化院还为退休干部、学者、退役军人、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编辑出版《职业志》、回忆录和家族文化材料,他认为,这些项目不仅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中国境内和海外华人留下了民间历史这种价值连城的精神财富。他建议,可以尝试把摄影艺术展和家谱回忆录出版物展览合并举行,让中国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口述历史、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还可以到全国各地巡回举办展览,通过媒体传播扩大影响,为我国家风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临别,李笑天赠送了李正先生一本家族文化小册子《无尽的怀念》,这是李笑天家族为纪念母亲张玉梅诞辰一百周年编印的一本纪念文集,他将把这本书放在中华家风文化馆收藏、展出。
在5月12日下午5点举行的艺术节闭幕式上,北京时代英杰经济文化院副秘书长袁海燕介绍了为期三天的艺术节盛况。本届艺术节展场面积460多平米,展出人物摄影作品350多幅,参观人数200余人,其中通过微信报名接龙170多人,组委会收到业余摄影爱好者参展摄影作品60多幅,三天内嘉宾参与拍照一百余人次。根据嘉宾反馈信息,多数参与者对本届艺术节系列活动比较满意,唯一的遗憾是展出场地扩大后,大屏幕使用不够顺畅,影响了影响展播。
本届艺术节增加了业余摄影爱好者自愿参与人物摄影作品评审项目。北京时代英杰经济文化院院长李笑天为荣获本届影像艺术节人物摄影一等奖的作者吴子仲、二等奖获得者范昱红、王博生、苗青松,三等奖获得者吴泽川等颁发了荣誉证书。
著名藏族歌手雪莲卓玛刚从南方演出回到北京,来不及休息,带着行李箱来到了艺术节现场,在闭幕式上深情演唱了她的原创歌曲《高原情》,还有《卓玛》、《北京的金山上》等歌曲。她的歌声仿佛一股清泉,流淌在听众的心间,让人感受到高原人民的热情与真诚,高亢嘹亮的歌声声情并茂、真挚动人,将巍峨的高山与辽阔的草原、淳朴浓厚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大家纷纷打着节拍为她伴奏,把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给人一种“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感觉。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采访中,会务组的同志告诉笔者一个很小的细节,雪莲卓玛吃过盒饭,在整理桌面时,细心地把筷子的包装袋撕开,告诉工作人员,把里面尚未使用的勺子、纸巾、牙签都放在柜橱里,以备不时之需。这些一次性使用的东西随手被我们丢掉早已司空见惯,对于一位收入不错、日理万机忙于演出工作的知名歌星雪莲卓玛而言,这些细节真的是微不足道。可是,有句话说得好“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而雪莲卓玛小小的举动,却流露出她爱惜物品、珍惜他人劳动成果,还有尽可能在生活细节中体现“低碳生活”,不随意丢掉一根牙签。生活细节中体现出的是人的品格与修养,透过细节可以看出雪莲卓玛有一颗与自己的名字一样纯净的心。就像她在演唱时伴奏声音太低,她毫无抱怨,而是开心地让大家为她用掌声打节拍一样,这种随遇而安、体谅他人的心态都体现出她善于包容的涵养。
期三天的第二届时代英杰影像艺术节活动落下帷幕。摄影艺术主题讲座、摄影艺术作品展、优秀作品评选、中外著名影像镜头展播等系列活动,还有一百多人亲身体验肖像摄影的化妆、造型、布景、拍摄、后期修图与增效,不仅是一场人像摄影艺术的盛宴,而且是一次生动的人像摄影艺术体验活动。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为了体现文化活动的社交功能,会务组特意为参加者提供了交流场所,大家就文化产业合作进行深度沟通交流。该活动已经列入该院的常规文化品牌项目常年举办,该院编辑出版部还将为拍摄主体编印彩色或者黑白个人影集、画册、传记、回忆录等个人出版物。同时,为了保护时代英杰影像艺术展览的品牌,第一主办单位还对活动标志申请了版权、商标注册。部分参与者表示,愿意成为该平台会员,常年跟踪参与,希望在摄影和其他文艺领域有所交流,提升生活品位与生命质量。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