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令人敬佩的军嫂她名叫王英慧,在新疆军区某部边关驻地,兢兢业业地坚守了近20个年头,作为军人的妻子和一名人民教师的她,将雷锋精神之花绽放在雪域高原,用青春岁月守护祖国安宁,用敬业奉献和大爱无疆践行了雷锋精神,唱响了人民教师一心为民的感人之歌,她就是我可爱的母亲。
助人为乐,使命担当,雷锋精神永相传。母亲王英慧在新疆自治区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却限小学任教已有四年的时间,每到周末,她总是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与对学生的关爱,深入驻地村庄,为孩子们带去知识的光芒。在众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中,9岁的阿利法拉进入了母亲的视线。这个孩子渴望知识,但由于家庭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学习上遇到了很多困难。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决定利用周末的时间,上门为阿利法拉进行辅导课程。
这天周末,当晨曦初照,母亲便带着准备好的教材和教辅资料,踏上前往阿利法拉家的路。她耐心地为孩子讲解每一个知识点,从拼音、算术到语文写作,教导他要按时完成作业,引导他学会自我管理。在她的悉心教导下,阿利法拉逐渐养成了自律、认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阿利法拉的家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孩子的妈妈被母亲的无私奉献深深打动,她亲手缝制了一块精美的哈萨克族毛毡,作为礼物送给母亲,以此来表达他们全家的谢意。这块毛毡,不仅仅是一件礼物,更是军民鱼水情的象征,是对母亲践行雷锋精神的高度认可。
爱国奉献,戍守边关,雷锋精神再传递。母亲与现役军官的父亲的爱情,如同边关的朝阳般炽热而坚定。他们在青春的时光里相遇,彼此的目光交汇出爱的火花。恋爱的日子,虽聚少离多,但每一次短暂的相聚都如同珍宝般珍贵。他们相互扶持,共同走过了风风雨雨,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的日子里,母亲迎来了新的角色——“妈妈”。我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希望,也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她既要照顾年幼的我,又要努力当好一名军嫂,支持父亲的工作。
随着在工作军队父亲岗位的变化,她和我不得不一次次搬家。每搬一次家,就意味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但她从未有过半点怨言。每一次搬迁,都是对她的一次挑战。新的学校、新的同事、新的教学模式,一切都需要重新去适应。但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坚韧,很快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她总是说:“只要孩子们能有更好的教育,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有人问母亲:“你的家在哪里?”她总是坚定地回答:“丈夫的岗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在她心中,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只要有丈夫的爱,有孩子的陪伴,无论身处何方,都是温暖的港湾。
大爱无疆、舍己为公,雷锋精神显担当。这些年,母亲和我的父亲经历了太多的分离。我的父亲由于常年驻守在边关,为了国家的安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而她则在家中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独自抚养我不断长大。每当夜深人静时,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她也会忍不住落泪,但她始终坚信,丈夫在边关是为了国家的安宁,她的付出是有意义的。那些孤独的日夜,她无数次望着窗外的天空,默默祈祷着军人的父亲平安无事,盼望着他早日归来。
母亲深知,作为军嫂,她选择了军人的丈夫,就意味着要承受这种聚少离多的无奈。但同时,她也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她的丈夫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在奉献。在经历了这些心酸之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要用爱和温暖去填补儿子心中的空缺,让他明白父亲的付出是伟大而光荣的。她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丈夫的事业,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
军嫂的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母亲用她的坚韧和毅力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她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让我们看到在平凡中的伟大,在坚守中的崇高。
第一作者:陆军工程大学指院三十五队学员:陆仕磊
第二作者: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新城街道中心小学教师:王英慧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