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这个‘警务背包’出门,心里就特别踏实,感觉装着的都是服务群众的‘法宝’。”

打开盘州市公安局翰林派出所民警唐虎的“警务背包”,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微型服务站”。那本翻得有些卷边的《民法典》,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法律宝典”,一摞色彩鲜艳的反诈宣传册,图文并茂地揭露着各种诈骗手段,而那本厚厚的工作日志,早已密密麻麻地记录下了无数群众的急难愁盼。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在唐虎和同事们手中,却成了守护辖区平安、服务百姓生活的“神兵利器”。

翰林派出所辖区居民董某,平日里待人随和,可一喝醉酒就常常和家人发生激烈的言语冲突,甚至扬言要砍人。唐虎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背上“警务背包”敲响了董某家的门。他一边耐心倾听董某家人的倾诉,一边从《民法典》中寻找法律依据,对董某进行劝导。此后的日子里,唐虎定期上门,记录董某的近况,与他谈心,劝诫他少饮酒。渐渐地,董某家中的争吵声少了,欢声笑语多了起来。

因车祸导致精神异常的张某,每月都需要注射药物控制病情。唐虎和同事们时常上门走访,仔细记录张某的服药情况和身体需求后,都会主动询问他生活中有无困难。当得知张某准备办理慢性病卡时,民警们立即从背包里翻出相关政策材料,帮他梳理清单、整理证明文件,用专业建议为他节省了不少精力。张某的家人拉着民警的手,感动地说:“有你们帮忙参谋,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而严某遭遇网络刷单诈骗后,唐虎第一时间背着装满反诈宣传册的背包赶到她家。他不仅详细讲解了刷单诈骗的套路,手把手帮她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还发动严某的家人、邻居,向他们普及反诈知识,让大家都提高警惕,共同筑牢防诈“防火墙”。

在翰林派出所,民警们背着“警务背包”穿梭在辖区各处。他们将证件办理、送证上门等便民服务 “装” 进背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送去便利。翻开背包里的宣传材料,走进商户、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掏出民法典和矛盾纠纷资料,坐在百姓家中的院子里、社区的凉亭下,耐心调解邻里间的 “鸡毛蒜皮”。这些看似平凡琐碎的日常工作,却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化作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与关怀。

“‘背包警务’就是要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翰林派出所副所长侯杰展示着背包里的工作清单,“我们把矛盾调解、反诈宣传、信息采集都‘装’进去,就是要夯实基层基础,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在翰林派出所辖区内,一个个“警务背包”仍在大街小巷中穿行,它们承载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成为了连接警民的温暖桥梁,让平安与幸福在万家灯火中静静流淌。(何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