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法实践里,长期信访案件的妥善处置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及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刘少鹏案作为分析基点,运用案例分析手段,深入探究法院内部监督机制在长期信访案件中的运作情形。研究成果显示,审判监督程序存在再审审查核心偏移、对信访诉求响应不够等状况;执行监督程序出现运行缺陷,难以达成“案结事了”的目标;法官答疑机制功能限制较为显著。结论指出,目前法院内部监督机制在处理长期信访案件时效能有待增强,需加以优化改进,以提升司法公信力,切实化解信访矛盾。
关键词:法院内部监督机制;长期信访案件;审判监督;执行监督;法官答疑机制
引言
随着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法院内部监督工作面临新挑战。长期信访案件的存在不仅反映出当事人对司法裁判的不满,也对司法公信力构成挑战。刘少鹏案历经多次审理、抗诉仍未彻底解决核心争议,此类案件凸显出深入研究法院内部监督机制运行实效的紧迫性。笔者认为,各级人民法院要因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遵循司法权力运行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内部监督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内部监督工作与审判执行等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牢牢把握加强内部监督工作着力点,切实提高内部监督工作质效。剖析该机制在长期信访案件中的问题,有助于发现司法实践中的漏洞,为完善司法监督体系提供参考,进而提升司法公正度,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审判监督机制在长期信访案件中的运行实效剖析
(一)再审程序启动的法定事由与实际审查重点偏离问题
再审程序启动阶段,形式合法性审查与实质审查呈现显著割裂态势,以刘少鹏案为例,当事人申请再审及检察机关抗诉聚焦证据链完备性与事实认定谬误,对应《民事诉讼法》中“基本事实缺乏证据支撑”“法律适用失当”等法定情形,但法院实际审查对这些法定事由的阐释趋于简略。申请人提出劳务关系延续至2011年1月,同时出示《廉租房投资资金转账支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收条》等四份证据,其时间与合同相近且彼此佐证,形成完整证据链条,足以证实劳务关系存续状态[1]。再审程序仅以《燃气用户发展合同书》标注的2010年7月时间节点为依据作出认定,对其余辅助(重要)证据未予考量,最终造成“劳务关系存续期间”这一基本事实认定与客观证据相悖,核心事实争议悬而未决。
于“劳务关系存续期间”的判定,法院对单一合同文本过度倚重,此做法与证据综合评判准则相悖,转账支票所呈现(经报审后取得)的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资金流转领收情况,以及经与物业公司多次洽谈后,签订的物业合同收条记录的同期物业服务事项,均与合同约定权利义务相契合,有力佐证劳务关系延续事实。然而再审裁判却单纯依据职权终止时间裁决,未对摒弃重要证据作出合理阐释,致使“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这一判定失去逻辑根基,证据采信环节亦暴露出严重程序问题,法院对申请人证据链的否定理由含混不清,仅以“证据形式不符要求”搪塞,既未结合案件实情展开论证,也未援引具体法律条文。这种处理方式致使“劳务关系截止时间”认定出现偏差,进而影响违约责任核算,倘若劳务关系持续存在,被申请人所需支付的年薪尾款及违约金数额将显著增长。事实认定谬误引发当事人对裁判公正性的质疑,成为信访问题长期难以化解的症结所在。
(二)审判监督程序对信访核心诉求的回应效能
审判监督程序在回应信访关键诉求时,效能欠佳状况突出。检察机关抗诉虽可促使再审程序启动,却在实质性化解争议方面存在短板。就刘少鹏案而言,2014 年与 2018 年两次抗诉,分别围绕合同解除合法性、购房义务履行要件提出监督意见,准确指出原审对合同约定解除程序的忽视,以及购房条件已成就的事实[2]。法院虽依此启动再审,但裁判仅部分接纳抗诉观点。(2019)黑民再 372 号再审判决虽纠正合同解除方式认定,仅部分支持申请人关于购房义务的主张,违约责任认定等核心争议仍未解决。此情形反映出抗诉与再审衔接存在障碍,监督意见难以切实转化为裁判成果,当事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维护,信访产生的根源性问题始终未能有效解决。
再审裁判对于合同违约责任的认定频现反复,极大损害司法公信力,多份裁判文书针对同一案件的违约责任判定矛盾重重,(2016)黑01民终1088号二审判决确认被申请人拖欠劳务报酬构成违约,却因“合同未明晰终止责任”,驳回申请人年薪余款及一年年薪诉求;(2019)黑民再372号再审判决又以“默示行为解除合同”重新划定责任范畴,且对《聘任合同书》关键条款的解释前后抵牾[3]。审判与执行程序在关键事实认定层面亦存分歧。购房义务履行要件判定时,执行机构以“房屋位置未作约定”为由驳回请求,执行裁定却依照合同房号实施查封,二者就“房屋位置是否明确”的认定大相径庭。“同案不同判”状况使当事人对裁判准则陷入迷茫,合理预期彻底落空,转而选择信访维权,这充分彰显审判监督在统一法律适用、稳固司法权威方面效能严重缺失。
二、执行监督程序对信访矛盾化解的实际影响评估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