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棂之上,男耕女织,纹有朝阳、蛇盘、回形、鱼跃、凤凰牡丹之属,讲究对称,榫卯相扣,既固且显木理天然之美。盘炕之制,必遵五尺之规,取“五子登科”吉兆;烟道蜿蜒,寓“烟火绵长”,防福气外泄。俚语云“锅台尺八,炕高二尺,不卑不亢”。陕北民风质朴,不尚衾褥,燃“灯花”取暖,卧热炕御寒。客至,则延请上座,急暖其炕,厚意尽显,诚重情尚义之邦也。
炕围绘画,采矿物、植物之色,绘花鸟、戏曲、农桑、杨家将抗辽、蟠桃献寿、耕牛犁地等景,状陕北“靠天求生”之态,合“靠山养山”之道。笔法拙朴粗犷,兼护墙壁;画中“警娃”之图,亦含劝诫之意。

陕北窑洞,为现存规模最宏、结构最整之古窑群。其建筑史,实乃陕北文明史、天人相谐生存史,堪称黄土高原文明演进之活化石,亦为塞上旅游之胜景。窑洞之成,源于水土、地貌、风俗相济,形制万千,为陕北文化渊薮、农耕文明瑰宝。千年来,衍生民歌、道情、说书、秧歌、剪纸、腰鼓诸艺,载先民生存智慧与美好愿景,显其坚韧品格。窑洞者,陕北文化之图腾也,世世代代福佑斯民,秦人守护如命,倚赖若根。其意义远超地域、民族之界,实为人类居筑之伟绩——盖黄土孕万物,风水溯穴居,此之谓也。
若论典型聚落,有子长安定古镇、米脂杨家沟马氏与常氏宅邸、吴堡古城、绥德义合党氏庄园、神木高家堡、佳县木头峪诸处。而姜氏庄园尤为卓绝,耗十六载之功,成于光绪十有八年,集砖雕、木雕、石雕之大成,堪称窑洞艺术之圭臬。
陕北窑洞,承千载风华,聚万象风情,融生存哲思、文化精魄、民俗密码于一炉,诚为黄土地之魂、陕北人之根!临其庐,观其制,安能不抚今追昔,赋诗以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