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桥上村的泥巴路修好了,义城往富祥药业去的那段路路灯也装好了,现在出门方便多了!”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鲇鱼山镇的村民们近来常念叨这样的好消息。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鲇鱼山镇以“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改进行时”为契机,坚持“开门教育”听民声、解民忧,推动作风建设向基层延伸,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鱼山村:修通“民心路”,点亮“幸福灯”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满是泥巴,晚上黑灯瞎火,出门都得小心翼翼。”桥上村村民曾这样吐槽。针对群众反映的出行难题,村里将其纳入整改清单,迅速组织力量推进道路修缮和路灯安装工程。如今,昔日的“泥巴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义城至富祥药业路段的路灯整齐排列,夜晚亮起的灯光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出行路,更暖了大家的心。村民们说:“现在晚上散步、办事都方便多了,这才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

徐湾村:消防进农家,安全护家园
“以前总觉得火灾离我们远,听完培训才知道家里的老电线、堆放的柴草都可能有风险,真是学到了!”徐湾村村民王大姐说。为提升村民消防安全意识,防范农村火灾隐患,徐湾村将“消防安全”纳入整改重点,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村里邀请专业人员现场讲解火灾预防、初期火灾扑救、灭火器使用方法和逃生自救技巧,还结合农村常见的柴草堆放、电路老化等隐患进行案例分析。同时,志愿者们还上门为独居老人检查家中消防设施,提醒注意事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消防安全知识走进每家每户,织密了乡村安全“防护网”。

吕蒙村:修渠通活水,田畴展新颜
“渠道通了,水直接流到田里,再也不用费时费力挑水浇地了!”吕蒙村种粮大户张大哥望着畅通的灌溉渠,难掩喜悦。村里部分农田灌溉渠道因长期未修,出现淤塞、坍塌情况,影响了灌溉效率。吕蒙村将水利设施修复纳入整改重点,组织人员对破损渠道进行清淤、疏浚和硬化,重新铺设输水管道,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如今,清澈的活水顺着渠道流入田间,覆盖全村千余亩农田,不仅让灌溉效率大幅提升,也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让肥沃的田畴焕发出新的生机。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以来,鲇鱼山镇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开门纳谏”听民意,以“真抓实干”解民忧。从修路装灯到消防安全,从农田灌溉到民生服务。每一件民生实事的落地,都是该镇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的生动注脚。
下一步,鲇鱼山镇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抓整改、促提升,把群众的“表情包”当作工作的“风向标”,用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民之所盼,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让作风建设成果持续惠及千家万户,让群众的幸福底色越来越浓。
(吴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