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为了深入理解学习井冈山留下的宝贵财富,7月26日至8月3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井冈纪剑·警律传承”实践团走入井冈山,来到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展开了一系列实践学习,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发掘其在当代价值和表现,井冈山时期,出现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这些精神被一代代相承。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井冈纪剑·警律传承”实践团来到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1927年8月1日爆发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此诞生,在8月1日的清晨,队员们与广西警察学院共同进行了一次庄严的升旗仪式,矫健的步伐,嘹亮的口令,飘扬在空中的五星红旗随着东方的晨曦冉冉升起,令所有人的内心充满了对红色精神的向往。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与广西警察学院进行升旗仪式
在到达茅坪镇神山村时,当地的居民热情温馨,这里作为一个曾经由习总书记探望过的村庄,承载着诸多记忆与改变,像这里的道路建筑都在后来被修建过,茂密的植被生态,村里常年云雾缭绕如仙境,还有特色的小吃糍粑、泥鳅等,通过访谈了解到,这里拥有丰富的客家民俗文化,如打糍粑是神山村祖传的习俗,逢年过节家家都会打,这些都吸引着诸多游客与团队来这里参观交流。


柏露乡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这里存有著名的“柏露会议”旧址、“康远桥”遗址等,在当地红军后裔江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柏露会议”在1929年1月,由中共井冈山前委在柏露横店召开的关于反会剿部署,会议决定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应对敌人攻势,对中国革命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在“朱德的扁担”这一故事中,朱德同志就曾挑着扁担无数次的走过“康远桥”,当时面对敌人的层层封锁,粮食只能从山下往上挑。这座留存下来的桥也承载着曾经革命的艰辛。


保存下来的康远桥
在新建的柏露革命历史展览馆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英雄烈士照片,和当时的历史文案,他们被保存至今,让更多的人铭记革命历史,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来。柏露乡的街道处处流露着红色革命历史,随处可见的红军雕像、路边的革命建筑,时刻熏陶着当地的居民,提醒着人们要时刻牢记曾经人们不畏艰难的精神。


红军后裔“江老”在柏露革命历史博物馆中进行讲解
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学习的时日,队员们各司其职,努力发觉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寻找其当代价值。让井冈精神薪火相传。
撰稿: 陈坤
摄影: 胡艺宝 马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