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科 雷红)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8月15日,蒲城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法院、自然资源局等多部门在尧山镇政府召开“北部山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座谈会”,通过“面对面”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推动形成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行为的监管合力,共筑生态安全防线。
靶向发力 直击监管痛点。针对蒲城县北部山区非法偷采矿产资源犯罪高发态势,县检察院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结合办案实际通报了监管薄弱环节:部分区域存在日常巡查覆盖不足、重点时段监管缺位、部门联动机制不畅等问题,导致生态破坏屡禁不止。会上,检察机关向相关属地镇政府及自然资源部门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从强化动态巡查、构建全周期监管体系、深化普法宣传等维度提出整改建议,要求以"零容忍"态度遏制盗采行为。

协同共治,凝聚监管合力。“我们将以此次检察建议为契机,立即启动专项整治行动。”参会的自然资源部门负责人现场表态。各行政机关承诺将通过“科技+人力”模式完善巡查机制,在盗采易发区域布设监控设备,建立"镇村联动+部门协同"的网格化管理体系;针对节假日等高风险时段,制定专项监测方案,实现监管全时段覆盖。公安机关同步表示将深化行刑衔接,对盗采行为露头就打、形成震慑。
法治赋能,深化源头治理。座谈会上,检察机关结合公益诉讼职能,系统阐释了生态检察、生态修复、惩罚性赔偿等制度内涵,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揭示盗采行为对矿山地质环的复合型危害。与会人员围绕“打击-修复-治理”全链条机制展开研讨,提出建立矿山生态修复基金、推行信用监管等创新思路。会后,检察机关与相关部门深入一线,对盗采隐患点、禁采边界标识、生态修复现场进行实地勘查,现场制定差异化管控方案。
长效监督,守护绿水青山。此次公开送达创新采用“通报+建议+研讨+回访”四维模式,通过“零距离”沟通推动问题溯源治理。检察机关将持续跟进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定期开展“回头看”,建立健全协作机制,推动形成“打击违法、修复生态、教育群众”的立体化保护格局,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下一步,蒲城县检察院将与行政机关携手,以最严密法治守护绿水青山,让北部山区的生态底色更亮、发展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