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孝义市公安局新义派出所永安人民调解工作室热闹非凡,一场特殊的暑期社会实践座谈会在此召开。参与实践的大学生、矫正教育的未成年人,调解员指导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调解室工作人员及派出所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基层矛盾化解、法治理念传播、青年成长担当等话题深入交流,共同总结这段扎根基层一线的实践经历。
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源于派出所永安人民调解工作室的主动策划——为让青年学子更直观地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室提前发布大学生假期实践招募信息,专门设计了贴近基层实际的实践内容,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大学生们走进百姓生活,亲身感受基层百姓的急难愁盼与矛盾纠纷的化解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还针对特殊群体主动作为:应未成年人家人的多次恳求,对在校多次逃学、家长无力管教的在读初一年级学生李某,调解室配合心理导师在假期开展全天候矫正教育,通过心理疏导、法治宣讲、行为引导等方式,帮助其逐步调整状态,重拾学习动力。
大学生实践内容丰富多元,涵盖110指挥中心调度观摩、110接警处置前台协助、民事纠纷调解现场学习、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先进事迹学习及图片展参观等。在110指挥中心,同学们见证了警情从受理到分派的高效流转,体会到“生命线”背后的责任与速度;在接警前台,他们旁观接警员用耐心与专业安抚报警人情绪、精准记录关键信息,明白“一句问候”也能传递安心;民事纠纷调解现场的情理交锋,让法律条文有了温度;而志愿者们扎根社区、帮扶群众的事迹,则让“奉献”二字变得具体可感。
“从课本上的法律条文到调解现场的情理交融,从抽象的‘为人民服务’到具体的接警调度,同学们的成长肉眼可见。”指导老师李丽霞在发言中感慨道。参与实践的大学生通过多样化的体验,对基层治理有了更立体的认知。“起初在110前台听到激烈的报警电话会手足无措,如今能试着梳理信息要点;第一次看调解时觉得‘清官难断家务事’,现在懂得‘法为基、理为桥、情为黏’才能化解症结。”南通理工大学学生任雪丰坦言,实践中印象最深的是调解员处理一起邻里噪音纠纷时,既讲解《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又用“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耐心劝导,最终让双方握手言和。另一位同学则分享了参观志愿者事迹展的感悟:“那些在社区里帮老人买菜、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的日常,让我明白‘担当’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把小事做好就是对社会的贡献。”永安人民调解工作室主任表示,青年群体的加入为基层调解工作带来了新活力。“工作室主动招募大学生参与假期实践,就是希望他们跳出校园‘象牙塔’,在家长里短、邻里摩擦中体会基层工作的复杂性,感受百姓诉求的真实温度。有同学提出,可以用短视频形式普及调解知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遇事找调解’的好处,这给了我们不少启发。”他介绍,该工作室作为派出所联动基层化解矛盾的重要平台,年均调解各类纠纷数百起,“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实则是关乎群众幸福感的‘大事’,让年轻人参与其中,也是培育社会责任感的生动实践。”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生动的教材。”孝义市公安局副局长赵亚宏强调,此次实践活动是深化“枫桥经验”、推动警校联动的具体举措。工作室主动发布招募信息、为特殊未成年人提供矫正帮助,为大学生提供体验基层疾苦的实践机会,正是希望青年学子在调解室里读懂法治的温度,在矛盾化解中理解社会的复杂性,从而树立正确的法治观、价值观。他表示,派出所将持续搭建此类实践平台,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基层、了解基层,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孝义、法治孝义注入青春力量。座谈会上,同学们还围绕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将把这段经历转化为学习动力。“在110指挥中心看到民警为了一个走失老人的警情反复核查监控,在调解室看到调解员为了化解纠纷跑了五趟社区,这些细节让我明白‘责任’二字的重量。”大家一致认为,未来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步入社会,都将带着这份对责任的感悟、对法治的敬畏,努力成为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