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众志成城传薪火 学而不已明德行 ——2025年北京第二场《群书治要》公益讲习会成功举办

来源: | 作者:李帅 | 发布时间: 2025-09-19 15:47:12 | 17 次浏览 | 分享到: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全球治理倡议。他指出,无论是初唐时期《群书治要》原著的编纂,还是今天的《群书治要》全书英文译著,都是时代所需,为良政善治提供原理、方法。中华文明的治理哲学突破时空限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源泉。《群书治要》(英文版)突破语言壁垒,将全球治理倡议的必要性诠释给世人。文化自信,在于了解自身;讲好中国故事,始于鉴览前古;世界和平,需要《群书治要》。

罗嘉羽博士围绕传承家教智慧,培育良好家风的主题作精彩报告。罗博士指出,良好有效的教育路径在于身教为先、正己化人,教育的目的是长善救失、立德树人。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是品德教育的基础。《礼记·学记》中记载的豫(预防法)、时(及时法)、孙(渐进法)、摩(观摩法)是教之所由兴的四个方法,防患于未然、及时进行机会教育、循序渐进、善择良师益友,则能有望培养出圣贤子孙。罗博士提出,家教家风影响社会风气,必须勤俭治家、和顺齐家、谨慎保家、诗书起家、忠孝传家,重视家庭建设,把忠孝传家的家道、家风世世代代承传下去,使我们的家庭真正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邢梦潺博士以赓续千年的文明密码——传统美德的时代回响为题进行分享,富有感染力地解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之丰富意涵与深远智慧。她指出,孝悌是家庭美德的发端,忠信是职业道德的准则,礼义是社会公德的基石,廉耻是个人品德的关键。百善孝为先,追念祖德、善事父母,培养人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报本反始意识;兄弟睦,家之肥,悌道推而广之,则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忠,德之正也,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为政之要;信,诚也,是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的基石,亦是促进国家富强的精神动力;礼使社会呈现良好和谐的秩序,不学礼,无以立;义映射着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家国情怀;廉,清也,反映了精神的高洁与行为的自律;耻,辱也,暗藏着理性思考与道德判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历来受到国家重视,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学习和弘扬。

程丽君博士分享的主题是焦虑时代的心灵药方:《论语》中的不内耗智慧。在当代社会,焦虑与精神内耗已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时代症候。程博士以《论语》为思想镜鉴,系统剖析内耗的多维表现与生成机制,追溯其深层成因,并逐一从古典儒学智慧中探寻其破解路径。她提出,不内耗智慧的核心在于引导个体由外在诉求转向内在修养,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只有以宽广的心态面对问题,保持心性平和,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才能从根本上消解内耗的生成土壤,这是修身养性的古代君子为现代人处理情绪、自我成长提供的重要启示。



 

葛斯青博士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古语作专题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深入领会中国古语,有助于精准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

郭家瑞博士的报告题目是为政以德——中华文明的治世之方为政以德思想是中国历代君王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郭博士引经据典,生动论述了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从行有德之政布有德之教,再到追求天下大同的一体之仁,三者相辅相成、层层递进。为政以德思想解答了何为为政、如何为政的核心命题,将的力量贯穿于政治治理与百姓生活的肌理之中。郭博士提出,中华民族历来致力于培育道德良善的社会生态,为政以德思想恰似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以民为本、天下归仁的治世之门,是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与治世良方。

 

 

 

 

会中答疑环节,刘余莉教授针对参会者提出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契机契理的解答,回应精准,富有智慧,春风化雨,慈心育人。刘教授用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回应与会同仁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大家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答疑环节持续不断,气氛热烈。

在分享环节,大同祥和书院姜亦捷老师、新密市金凤路小学魏东辉老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生杨馨宇、大连建邦电力公司袁泉作为听众代表分别分享学习感悟。几位代表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启发良多,也将以这次讲习会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博士王芳代表委员会作总结致辞。她表示,本次讲习会组织有序、听众云集、课程内容丰富,教授及授课老师们深入浅出传授经典,阐释了传统文化在涵养美好品德、引领社会向上向善中的重要作用,相信与会同仁都能在讲习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良方。讲习会的圆满举办要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组委会的精心筹办、志愿者的倾情付出以及各方同仁的积极参与,相信大家会以此次讲习会为基点,共同深入研学实践圣贤经典《群书治要》,在赓续中华文脉、助力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贡献力量。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