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东胜区人民法院依托自治区首家移动端诉讼保全电子保函平台,以数字司法手段破解企业维权“周期长、成本高”难题。近日,一起涉企买卖合同纠纷财产保全案件的高效办理,再次彰显电子保函平台在护航企业权益、提升司法服务效能上的显著优势。
高效响应,电子保函为企业权益“争分夺秒”
内蒙古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科技公司”)因设备购销合同纠纷,被鄂尔多斯市某公司拖欠货款1042516.42元。由于担心对方转移财产,某科技公司于10月9日通过东胜区人民法院电子保函平台提交财产保全申请,请求冻结被申请人银行账户存款。平台迅速联动合作保险机构,仅用1天就完成审核、出函全流程——10月10日电子保函即送达法院,法院随即启动保全程序,及时冻结被申请人账户,为企业后续维权筑牢“财产保障网”。
“原本以为保全手续会很繁琐,没想到手机上点一点,这么快就办妥了,企业的货款有了保障!”
某科技公司经办人由衷感慨。
从申请到出函再到保全实施,全程线上化、智能化的操作,让企业彻底告别“奔波之苦”与“等待之累”。
数字赋能,构建司法服务营商环境“新范式”
东胜区人民法院打造的移动端诉讼保全电子保函平台,是“法院+保险+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数智化”解法。一是流程更简。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保全申请、保函办理,全程线上操作、“零纸质”材料传输;平台突破“朝九晚五”限制,夜间、节假日均可提交申请,贴合企业灵活办事需求。二是效率更高。依托智能算法审核、保险机构快速响应机制,保函办理时长从传统模式的“数天”压缩至“数小时”,最快甚至10分钟即可出函,让企业维权“加速度”成为常态。三是成本更低。电子保函不仅降低了企业往返奔波的时间成本,更通过市场化竞争实现担保费用“透明化、实惠化”,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维权负担。
司法担当,以“数字正义”护航企业发展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是让企业“敢维权、易维权”。东胜区人民法院以电子保函平台为抓手,不仅解决了企业财产保全的“燃眉之急”,更传递出司法服务主动对接市场主体需求的“温度”与“精度”;从效果看,高效锁定被保全财产,既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又倒逼债务人积极履行义务,从前端减少纠纷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从长远看,以数字技术赋能司法服务,让办事流程更贴合现代企业“便捷化、高效化”的办事习惯,为企业专心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下一步,东胜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电子保函平台应用,扩大金融机构合作范围、优化智能服务功能,推动“保全-调解-执行”全链条数字化协同,以更优质的司法供给,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注入更强“司法动能”,让公平正义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