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主管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家委员会主办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院感”,为方舱医院保驾护航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7-08 14:42:33 | 11878 次浏览 | 分享到:

武汉洪山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内部 韩基琛摄

“方舱医院?什么是方舱医院?”2月4日上午,中建三局绿投公司副总经理杨显利接到要带领队伍在3天之内立即改建一座方舱医院的任务时不禁问道。

“有图纸吗?没有。标准呢?不清楚。”几个小时后,杨显利带着紧急征调的工人们与业主方、政府方和医院方一同赶到现场后,得到的回答依旧让他一头雾水。

“总体规划要满足三区两通道、这里要加设一道门、空气流通要形成闭环......”方舱医院改建从选材到空间布局,所有人都要听从“院感”人员的指挥。

“院感”即为医院感染管理科,主要的工作是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在基建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杨显利,头一次接触到这个职业。

3月10日,随着最后一批49名新冠肺炎患者出舱,武昌方舱医院在运行了35天后,宣告正式休舱。至此,武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据统计,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方舱医院不仅治愈了1.2万余名新冠肺炎患者,还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能取得这个好成绩,离不开“院感”的保驾护航。近期,部分方舱医院执行院长、国家卫健委专家和一线医护人员告诉人民网记者,“院感”人员在方舱医院的改造和运行中,有效控制了医源性感染风险,为患者和医护工作者披上了一层坚不可破的铠甲。

为改建戴上“紧箍咒”

武汉同济医院院感科技师杨莉抵达光谷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后,首个任务就是巡查基建,以确保改建后的方舱医院符合“三区两通道”的基本要求,且能做到“滴水不漏”。

“三区”即为缓冲区、污染区和清洁区,“两通道”系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这是传染病医院隔离区划分的基本要求。

“我们开舱相对较晚,优势在于硬件改建上已整体参照院感要求。”尽管如此,杨莉仍在接收患者前发现了问题。

“缓冲区与污染区间的墙板有裂缝,两区空气流通无法形成闭环,这将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交叉感染的风险。”杨莉与施工方立即补救。

贴封条、补漏洞,再微小的裂缝也要用尽办法堵住。刚解决完这一问题,杨莉又迎来新的挑战。

送餐人员的通道在哪儿?如何保障他们的安全?总不能让他们送完餐后,带着病毒离开。“这是个大问题,需要做加法。”杨莉反复查看场馆,与业主方协商开设新通道。

“好不容易找到一条通道,但我看了后,当即决定迅速整改。”杨莉解释道,新开设的通道与污染区只有一道门,急需加设另一道门,以便形成缓冲区,隔绝空气流通。“送餐人员进入前,污染区的门须关闭;餐食放入缓冲区后,送餐员离开;工作人员对缓冲区消毒,把餐食取走;再对缓冲区消毒。”她解释说。

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背后却需要一套周密、复杂的院感操作流程,其目的只有一个,谁都不能在这里被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感染。

“没办法,院感必须确保方舱医院改建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符合要求。”杨莉笑称自己在巡查时犹如“唐僧”,不停地对施工人员在改造方舱医院时念叨“紧箍咒”。

杨莉的这句自嘲,让杨显利深有体会,“我们建设方在承建方舱医院时,首要考虑的就是抢时间、保床位,尽量多增加病床。但这与院感的要求存在偏差。”

“对院感人员而言,方舱医院的改建要以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为首要职责。”浙大二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国家卫健委专家陆群回忆说。她曾在巡视时发现,施工方将医护人员休整区规划在方舱医院内,这无疑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我当时要求,哪怕搭板房也要将休整区放到医院外,因为安全是最重要的。”

“医院基建和普通基建是不一样的。” 江汉方舱医院院长孙晖表示,“我们考虑的是:第一,‘三区两通道'的设置要尽可能符合要求。第二,整体设计框架要具备医疗的基本功能。第三,保障患者的正常生活所需。在方舱医院施工前,我们就已这样规划了。”

有了院感人员的“紧箍咒”加持,改建后的方舱医院,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与医护人员受到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为医护加装“防护服”

如果说,方舱医院里的医护人员时刻都在与时间赛跑,捍卫患者生命,那么院感人员则是需要跑得更早的人。

协助完成方舱医院改建后,杨莉需要快速设计出院感流程,规范医护人员进出方舱、穿脱防护服、消杀等环节。

面对传染性强、治病率高的新冠肺炎病毒,医护人员的防护尤为重要,院感流程更要鸡蛋里挑骨头,容不得半点马虎。

“两个医护人员出舱通道,各设置4个缓冲间,共计8间。”“增加10面镜子,让医护人员脱防护服时能监视到自己是否接触到污染源。”“增设含氯消毒剂,全面清洁鞋面和鞋底。”“必须确保缓冲间内无人时,你才能进入。”“随手关门要牢记。”“为每个区域配置至少一台空气消毒剂。”“把普通生活垃圾桶换成脚踏式医疗垃圾桶。”“手消毒剂要随处可见。”......杨莉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院感流程需要注意的细节。

赶制出流程后,杨莉还要以防万一,反复推敲,实地演练。但时间不等人,留给杨莉的本来就不多。她还要将最重要的精力投入到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中。

为啥说最重要?举个例子就知道。

进驻光谷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的是来自不同省市的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比例不同、对院感防护知识储备和技能掌握更是参差不齐。“外科出身的医护人员还能有意识地做好防护,但有些非重症科室出身的医护人员甚至不会正确佩戴口罩、穿脱防护服和使用消毒产品。”这些事儿令杨莉极为头疼。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