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破局!科技赋能 织密防溺水防汛“智慧网”

来源:金沙公安局 | 作者:周伟 | 发布时间: 2025-07-10 08:59:21 | 45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者:周伟

  炎夏再临,水畔嬉戏的童影渐密,江河湖库亦因汛期水量丰沛而隐藏危险。防溺水与防汛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的“人盯人”模式已显力不从心。公安部门如何织密这张关乎生命的安全防护网?当科技力量深度赋能日常宣传与联防联控,一张融合智能预警与高效响应的无形之网,正悄然覆盖水岸线间,守护一方安澜。

  “天上有‘眼’,水边有‘声’

  无人机守护水岸安全线

  “啊个娃儿,对,就是你,看我,我是无人机,你还在搞水是不是?”头顶传来喊话声,语气诙谐却直击要害。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我们运用无人机巡逻水域的日常场景。

  无人机搭载金沙公安微尘警务AI工作室自研的AI多模态识别算法,如同为天空装上“智慧之眼”。它不再仅仅是“看”,而是能智能分析: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画面,结合行为识别模型,对靠近危险水域、疑似准备下水、水中异常挣扎等行为进行毫秒级自动识别与风险分级。一旦发现高风险行为,系统立即向指挥中心推送告警信息,民警可迅速响应,实现“机器预判+人工干预”的精准防护。

  而诙谐幽默的喊话设计,让警示宣传更入耳入心。“那位脱了上衣的‘勇士’,赶紧上岸,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咯!”这些接地气、带点俏皮的语音,巧妙化解了传统警示的生硬感,有效降低群众抵触情绪,让安全提醒在轻松氛围中传递到位,大幅提升了劝离效率,这种幽默的喊话设计更容易让大家接受,也让防溺水宣传更加深入人心,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

  “永不疲倦”的数字宣传员

  让防溺水知识触手可及

  “大家好,我是‘小薇’!水库不是游泳池,野泳风险要牢记……”屏幕中,一位亲切的数字人“民警”正用通俗语言讲解防溺水要点。这位24小时在岗的“数字宣传员”,正成为我们防溺水宣传的新锐力量。

  数字人不受时空限制,可广泛应用于短视频平台、校园安全教育课堂、社区电子宣传屏等多元场景。其优势在于形式创新与精准触达:通过生动的情景短剧、互动问答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本地真实案例模拟,让风险感知更直观、更具冲击力。尤其对青少年群体,这种“永不掉线”的数字伙伴,让防溺水知识如影随形,有效填补了宣传时段空白,成为线下宣教的有力补充。

  打破壁垒,攥指成拳

  联动共治筑牢生命堤坝

  防溺水防汛是系统工程,绝非公安一家之事。打破部门藩篱,深化协同联动,是织密防护网的核心支撑。

  公安+水务:数据共享,精准布防公安指挥平台与水务部门水文监测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水库实时水位、泄洪预警、水流速度等关键信息第一时间同步至公安指挥中心和一线巡逻民警,为判断风险区域、及时疏散群众提供精准依据。联合开展库区巡逻、隐患排查,形成“信息共享、研判共商、行动同步”的防汛防溺水合力。

  责任闭环,群防群治

  筑牢基层防线

  在基层,我们着力构建以派出所为主导、学校落实教育责任、家庭承担监护义务、社区积极参与的责任闭环和群防群治网络。派出所民警深入校园担任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督促学校落实每日放学前安全提醒,并通过家长群及时推送警示信息;联合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组建水域巡逻队,在午后、傍晚等重点时段加密巡查;同时,对留守儿童等重点家庭进行定期走访,强化监护人责任意识,确保安全防护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精准防范

  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安全感

  今年以来,共出动无人机开展防溺水巡查2993架次,发现隐患并推送属地整改5个,发送公安提示函和建议书50余份,喊话劝离危险水域活动群众200余人。共排查出隐患水域493处,易溺水风险点位132个。对排查出的风险点位,组织派出所警力特别在午后、傍晚、节假日等溺水高发时段,采取车巡、步巡、视频巡结合的方式,开展重点巡查。共投入警力800余人次,对水域周边活动人员宣传提醒打招呼50余人次。数字人宣传内容累计播放量超20余万次,溺水警情同比下降25%。重点水域野泳、戏水人数显著减少,群众对相关劝阻工作的配合度大幅提升。有效提升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安全认知水平。水务部门提供的精准水文信息,助力公安机关在数次强降雨来临前成功组织低洼地带群众安全转移,切实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未来已来

  让科技与协同释放更大守护力

  面向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科技应用与联动协同,进一步织密防溺水防汛安全网。技术层面,将优化无人机多模态识别算法,提升复杂环境下的预警准确率,并探索引入水面救生机器人等新装备增强应急响应能力;宣传层面,拓展数字人宣传的深度与广度,开发更具地方特色和针对性的内容,探索AI互动答疑提升渗透力;联动机制上,推动建立更高效的跨部门信息共享与风险预警响应平台,深化“派出所-学校-家庭-社区”四方协作,探索学生涉水行为家校即时通报等制度;同时,强化基础设施,在更多高风险水域布设智能监控与电子围栏,加密救生设施点,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的物联感知与救援保障网络。

  科技是利器,协同是基石。当无人机掠过水域的嗡鸣成为平安的序曲,当数字人的叮咛化作无形的护栏,当部门间无形的数据流汇成守护生命的堤坝,我们便是在用智慧与责任,回应着人民对安全最质朴的期盼。防溺水防汛之路任重道远,唯有持续拥抱创新、深化协同,才能让水带来的应是清凉与欢乐,而非悲伤与泪水。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