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并指出“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教育、科技与人才是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教育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主动增强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识,着力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为美丽中国建设培育大批优秀人才。
明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筑牢生态文明教育根基。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承载着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在内涵上包括了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身心美等多个方面,最终的目标是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领域深度脱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全面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根基。筑牢生态文明教育根基要突出顶层设计,精准制定建设美丽中国的知识区块,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对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的基本诉求,立足“知目标”和“明底线”,让学生充分理解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原则,教育学生守正创新,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引导学生在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上形成共识,投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中。
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生态文明教育要发挥好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思政课教学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要突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统领的价值观塑造,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以及新发展理念等内容教学的针对性,引导学生系统理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通识课教学要聚焦全面提升学生的绿色素养,开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系列课程。专业课教学要围绕培养生态环境人才,优化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打造数字生态智慧绿色课程。“大思政课”建设要赋能生态文明教育。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建设要设计与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有关的教学环节,使生态文明教育如盐入水、润物无声。强化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实践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认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思想境界升华,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高品质生态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上,形成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推进大中小学协同育人,凝聚生态文明教育合力。学校要把建设美丽中国,强化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进行制度化安排。聚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学段特点,按照“启蒙-体验-常识-理论”的教学模式,科学制定生态文明教育目标,逐层进行课程设计,在解读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形成螺旋式上升、一体化联动的教育教学模式。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在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学生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伟力上要下功夫。聚焦讲好美丽中国故事,诠释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不同学段思政课可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通过交流互鉴,深入推动理论学习、教学研讨、学术研究、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阵地和空间。大中小学协同联动,有助于探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路径,在系统培育弘扬生态文化,着力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接力造就美丽中国的建设者,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升生态文明教育实效。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教育要注重深入调查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理念和美丽中国建设基本内容的认知程度,聚焦全体学生自觉素质的养成,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提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引领能力。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全民绿色行动,积极响应“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的号召,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围绕污染治理、生态保护、节约资源、粮食安全等主题,踊跃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绿色社团活动,开展绿色双创工作,多种路径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接受绿色文化熏陶、接触绿色科技创新成果,使学生在思想层面受到深刻教育,自觉增强生态文明意识,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营造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共同为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