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科 雷宏)
近日,西乡法院北区法庭巧用多元解纷机制,采取“法庭+”模式,联合司法所和社区高效化解一起因楼层漏水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原告李玲(化名)与被告王翠(化名)系上下楼邻居,因共用排水管道堵塞导致李玲家多次漏水,污水浸湿墙面并损毁物品,造成较大损失。李玲尝试与王翠协商赔偿,但双方就漏水责任承担、损失金额认定等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多次沟通无果后,李玲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简单判决可能导致邻里关系彻底破裂,不利于社会和谐,为高效解纷又弥合睦邻情谊,遂联合司法所和社区进行先行调解。
调解现场,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组织双方充分举证质证,但被告始终对自身赔偿责任不认可。承办法官随即“从法入手”,向被告详细讲解《民法典》中关于不动产相邻关系及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释明其对共用排水管道的维护义务,并耐心引导李玲依法理性核算损失,合理调整赔偿预期。同时,尝试“以情感人”,引导双方体悟“远亲不如近邻”、互谅互让。经在场调解人员用心劝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由被告对原告损失进行合理赔偿,同时双方共同配合物业检修管道,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感谢法官、感谢大家!多亏了你们专业耐心的调解,不仅化解了矛盾,也让我们的邻里情谊得以延续,工作真的是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达成协议后,李玲握着蒲法官的手感激地说道。
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