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激活闽北乡土经济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最终要落脚于创造更广泛的“价值”。作为横跨农牧工商的基础性产业,奶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激活乡土经济的金钥匙。长富依托其全产业链布局,特别是规模化牧场和生态循环模式,将奶业的高质量发展转化为激活乡土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一)生态循环—变废为宝,沃土生金
1.创新实践“牛—沼—草—牛”高效、环保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1)固粪利用:奶牛产生的固体粪便,经过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处理,转化为优质的生物发酵垫料,回填奶牛卧床。这不仅大幅提高了奶牛休息的舒适度(降低乳房炎等疾病发生率),显著改善了牛舍环境,还极大减少了传统冲洗用水和后续污水处理的压力与成本。
(2)沼液肥田:牧场产生的粪污进入消纳池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液则成为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优质液态肥,免费提供给周边合作的种植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用于灌溉蔬菜、水果、牧草、茶叶、食用菌等农作物。
2.生态循环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多重效益
(1)环境效益:实现了牧场粪污的资源化、无害化、全量化利用,有效保护了周边水土环境。
(2)土壤效益:长期施用沼液,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实现了土壤的可持续改良。
(3)农产品效益:土壤的改良直接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沼液灌溉的蔬菜更爽口、水果更香甜、茶叶品质更优,推动了周边一批果蔬基地、茶园、菌菇大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绿色、优质的农产品供应带。
(4)经济效益:牧场节省了垫料采购和粪污处理成本;周边种植户节省了化肥开支,提升了农产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围绕长富牧场已形成13个专业蔬菜基地,总面积达6000亩,成为重要的“菜篮子”工程。
(二)就业增收—农户家门口的“金饭碗”
长富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牧场运营、牧草种植、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环节,为当地农村创造了大量稳定、可持续的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
1.直接就业:牧场本身需要大量的饲养员、兽医、繁育员、挤奶工、设备维护工、管理人员等。这些岗位技术要求有高有低,有效吸纳了当地不同文化层次的劳动力。
2.种植带动:牧场的粗饲料(如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需求巨大。长富积极引导和扶持周边农民利用流转土地或自有土地规模化种植牧草,签订长期订单,提供技术指导,保障稳定收购。据不完全统计,仅牧草种植一项,就直接带动周边7000多户农户参与。年种植优质牧草面积超过6万亩,为参与农户创造年收入总计超过5700万元。种养结合,真正为当地农民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三)产业融合—牧场变景区,田园成乐园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现代化的牧场设施和独特的奶牛文化,长富积极探索“牧旅融合”“农旅结合”的发展新路,将牧场、工厂与观光休闲、科普教育、田园体验深度融合,打造出乡村经济新增长点。
以长富第14牧场为例,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及科普教育基地,每年接待访客超5万人次。衍生出的牧场观光、田园休闲等乡村文旅,形成了产业融合的新局面。 牧场观光的热潮,有效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特色农产品销售(如用沼液种植的水果蔬菜)等业态的发展,形成了“以牧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为当地乡村开辟了除传统农业外的重要收入来源,激活了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结语:
长富的实践深刻昭示:全产业链的深度掌控是品质的根基,国家优质乳工程标准体系是奶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引擎,而以每日配送与社区教育为核心的创新模式,则是激活消费、赢得信任的突破口。 当奶源自主、品类自信、标准自立、消费自强形成合力,奶业的高质量发展便拥有了不竭动力。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