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科 雷红)“法庭不仅帮我们渡过难关,更让企业看到了重生的希望,感谢法庭工作人员。”今年7月初,商洛市洛南县某矿厂负责人薛某对洛南县法院分管花石浪法庭的副院长闵西尧说。
通过“先还部分本金+免罚息+转新贷”方式,矿厂与信用联社案涉390余万的纠纷得以调处化解,矿厂资金链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这是商洛市洛南县法院花石浪法庭实质性化解金融纠纷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洛南县法院大力推行先行调解,创新机制助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联合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花石浪人民法庭挂牌成立商洛首家金融纠纷化解中心,构建起“人民法庭+金融机构”协同模式,跑出金融纠纷化解“加速度”,有效将金融纠纷及风险预防在源头。2024年5月以来,辖区涉金融案件同比下降30.48%。
靶向破题 创新机制织密“源头过滤网”
花石浪法庭地处洛南县城关街道东郊,辖区面积148平方公里,共有34个行政村(社区)、337个村民小组,常驻人口12.8万人。面对近年来金融案件数量攀升、涉案标的大、执行梗阻等现实难题,法院持续深化“一法庭一特色”,于去年4月份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签订金融纠纷化解《框架协议》,率先在花石浪法庭成立金融纠纷化解中心,集中归口调处全县金融纠纷,实现金融纠纷诉前筛查、先行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等功能,形成了“一体化办公、一键式互联、一揽子解决”的金融纠纷一体化调处机制。
“法庭干警与金融机构驻点办公人员组成联合筛查组,通过调取征信记录、核查经营状况、走访关联方等方式,对金融纠纷案件当事人的诚信等级、还款能力、风险评估进行全方位‘画像’,将案件精准划分为可调型、速判型、帮扶型等类别,分批次制定化解方案。”闵西尧介绍道,该前置筛查机制,为金融纠纷装上“精准导航”,既避免案件“大水漫灌”式处理,又为后续分层化解找准了关键切口,从源头上提升了实质解纷的针对性。运行一年多来,成功调解金融纠纷案件230余起,案涉标的4200余万元,督促自动履行标的320万元。
先行调解 中心发力激活“矛盾减压阀”
作为城郊法庭,辖区农业村和城郊村交错分布,兼具城区商业密集、农村地域广阔特征,法庭年均受理案件450余件。“能调尽调、调判结合”是花石浪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路径。
“针对筛查出的案件,法庭优先纳入先行调解程序,由金融调解中心先行组织调解,调解成功的由法院直接制作调解书或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功的,导回诉讼程序进行审理。”法庭负责人说,调解过程中灵活运用“背对背沟通”“利益平衡点分析”等技巧,根据不同群体,制定灵活处置方案,目前,已为困难企业纾困320万元。
7月3日,洛南法院联合信用联社召开了金融纠纷化解联席推进会,法院、银行、企业代表在法庭就当前金融纠纷化解难点问题共商对策,更是凝聚多方合力,让调解效能持续释放。截至目前,法庭通过先行调解,成功化解15起金融纠纷,其中10件在调解中心的调解督促下,被告归还部分后以新贷转旧贷,原告撤诉,另5案涉企纠纷当事人均对欠付贷款明确分期还款计划,调解结案。这种以调解促“双赢”的模式,既让金融机构呆账率有效下降,又为多家企业卸下“包袱”,成为先行调解促进实质解纷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繁简分流 高效裁判畅通“司法快车道”
对于筛查“速判型”案件和调解未果的案件,法庭严格落实“繁简分流”机制,组建金融案件速裁团队,对必要保全的案件在立案时开辟绿色通道进行保全、集中送达、快速裁判。中心成立以来,金融纠纷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28天,较以往提速40%。
“原本以为要拖很久,没想到法庭2周就下了判决,欠款很快执行到位。”“公告的案件也很快下判,比起以前就像‘绿皮火车’变‘高铁’”。银行法务专员王某和张某的话语,道出了当事人对高效司法的认可。这种“调解不拖沓、判决不延迟”的节奏,既保障了当事人胜诉权益快速实现,又以司法权威倒逼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速度与温度。
在办好金融纠纷案件的同时,花石浪法庭还精准研判各类金融纠纷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发挥司法建议功能,编写《金融风险白皮书》。一年来,及时向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发出司法建议7份,重点关注金融纠纷诉源治理领域反映出的经营风险、金融消费者保护等问题,推动完善管理制度,得到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肯定。
“从源头筛查到先行调解、高效裁判,花石浪法庭以金融纠纷化解为突破口,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司法实践,以司法智慧激活行业自治能力,以非诉解纷促进社会信用修复,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兼具司法温度与治理效能方案,探索出一条基层法庭服务金融稳定、护航企业发展的新路径。”,洛南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龙说。(运营总监 张荣)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