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基层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沿阵地,乡镇党员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第一线、政策落实最末端,其一言一行关乎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当前,我们正处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关键时期,更应以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身,主动落实自我革命要求,以铁的纪律、实的作风擦亮基层政治生态底色。
一深学悟透固根基,在“常学常新、对标看齐”中校准行为坐标。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思想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是根本保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必须首先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是我们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硬杠杠”,是规范权力运行、抵御歪风邪气的“护身符”。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吃一顿饭、用一次车、发一张卡,虽看似小节,实则是党性原则和纪律规矩的试金石。
要常态化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上级传达的文件要求,不仅知其然,更要悟其所以然,不断深化理解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案头卷”、“枕边书”,时刻对照反思、反躬自省,真正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融入日常,在任何诱惑和考验面前都能站稳脚跟、守住底线,从源头上拧紧廉洁自律的思想“总开关”。
二聚焦日常强监督,在“细处着眼、防微杜渐”中扫除顽瘴痼疾。基层作风问题往往隐蔽在“四风”隐形变异中,体现在细节末梢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练就“火眼金睛”,善用“放大镜”,紧盯基层易发多发的作风顽疾。乡镇党员干部身处复杂环境,更要常怀警惕之心,勤照问题之镜:要看是否还存在违规吃喝转入内部食堂、“农家乐”、接受企业老板宴请等隐形吃喝风;要查是否存在私车公养、借用管理服务对象车辆、变相超标准配备使用公车等车轮上的腐败;要审村级“三资”管理是否规范透明,是否存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克扣挪用涉农资金和民生款物等问题。
要习惯在严格的纪律约束和广泛的群众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积极参加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主动听取群众意见,“红脸出汗”常态化,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祸端,确保八项规定精神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长出牙齿。
三淬炼担当严作风,在“扎根一线、服务为民”中涵养清风正气。作风建设的根本落脚点是服务于民、造福于民。党员干部是党的形象在群众心中的直接塑造者,其作风实不实、形象好不好,直接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终要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效。要坚决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新衙门作风,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中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要坚持实事求是,严禁在项目申报、迎检调研中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欺上瞒下。要厉行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用好每一笔财政资金,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要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成效,检验作风转变的成色,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际行动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塑造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基层党风政风的显著变化。
章秀进 (邹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