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鲇鱼山镇徐湾村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依托本村原有的山势地貌与古木群,避开城市喧嚣,将生态休闲广场的打造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机融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旁边杂树林改造成生态休闲广场,改造后的广场四周树木环绕、错落有致,移步皆景;广场与潺潺小溪、百年古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徐湾村原是十三五省级脱贫村,在干群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徐湾已然成为集休闲、游憩、科普于一身的乡村游乐“会客厅”。
旧貌换新颜,党群携手破困局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树木杂草疯长,夏天蚊虫扎堆,冬天枯枝能堆成小山,大家路过都绕着走。我们将这处“被遗忘的角落”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对杂树杂草和垃圾进行大清除,并沿小溪修建休息平台、对土地进行平整,在保留原有树木的基础上,铺设石子步道,增加了长凳和秋千等,现在片片乔木翠绿葱郁,五颜六色的吊床随风轻晃,充满童趣的秋千荡起欢声笑语,富有乡土气息的文化石点缀其间,现在村里男女老少都爱来这里散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茶余饭后休闲娱乐”。谈及小广场的过去和现状,村党支部书记刘胜帮感慨万千。
功能再升级,小广场变身“会客厅”
环境美了,人气来了,小广场的“附加值”也在悄然释放。
暑假里,徐湾村每天都迎来几十辆私家车,车里载着父母和孩子,大多是来自乐平、皇岗周边的游客。大家在小树林里支起烤炉烧烤,到小溪里挽起裤脚戏水,还会特意跑到古桥下拍照打卡,玩得不亦乐乎,常常到了傍晚还迟迟不肯离开。穿梭在林间,老人们围坐在长凳上闲话家常,年轻人在吊床上静静休憩,孩童们在秋千上荡得不亦乐乎。这片由杂树林改造而成的休闲广场,不仅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一方绿色天地,更让村里的人居环境迈上新台阶。广场出入口处,2个防溺水科普栏与10多个树种标牌相映成趣,游客在游玩时,便能顺带了解生态知识与植物常识,让休闲时光多了份收获。村民们还自发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环保宣传和文明引导工作,让小广场不仅成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成为传播文明风尚的重要阵地。随着人气的不断提升,村里的农家乐、土特产销售也逐渐火热起来,乡村旅游俨然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新引擎。刘胜帮表示,这片“小树林”不仅成为了徐湾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绿光”,更将成为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未来村里将继续以生态为底色,深挖旅游资源,完善配套设施,让更多人走进徐湾、爱上徐湾。
小阵地大作用,激活基层治理“末梢”
如今,生态休闲广场成了村里的“中心枢纽”——说事有了固定场所,议事有了专属平台,活动更有了好去处。傍晚6点,广场上色彩斑斓的灯带准时亮起,温柔地照亮村民们的笑脸。这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院内的广场舞队伍正翩翩起舞;那边,凉亭下的“议事会”已准时开聊——村“两委”干部与村民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水堰修建、产业发展等民生议题,气氛热烈又融洽。
如今走进徐湾村生态休闲广场,仿佛踏入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画卷。细碎的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枝叶,在潺潺溪流中投下斑驳光影,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芬芳与林木的苍翠气息。小树林里,孩子们追逐嬉戏,笑声清脆;老人们结伴散步闲谈,惬意地呼吸着清新空气。疏密有致的林间,偶尔有几缕云烟轻绕山巅,这份原生态的美,让人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下一步,徐湾村将继续因地制宜,为村民打造更多绿色生活空间,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努力绘就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乡村新图景。(图/文 程桂林)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人员查询
电话:010-57187769
邮箱:fzzg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