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太感谢你们了!一次又一次帮我把牛找回来,真不知道说啥好……”10月7日上午,黔西市水西街道黎明社区万某将一面印有“尽职尽责热情为民 失而复得温暖我心”的锦旗,送到水西派出所民警手中。


10月3日10时许,水西街道黎明社区万某焦急地报警称,自已一头价值近万元的黄牛在放养时不慎走失,多方寻找未果。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据万某介绍,当天清晨,他如常将五头黄牛赶到村外山坡林地放养,不料当日10时许去看时,发现其中一头体格健硕的黄牛不见了踪影。亲友帮忙搜寻无果,只好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
详细了解走失黄牛的体貌特征、常去区域等信息后,水西派出所立即启动警务协作机制,联系无人机中队携带装备、刑侦大队警犬中队携带警犬支援,并组织警力与万某亲友共同投入搜寻。
参加搜寻的民警和村民兵分多路,展开搜寻工作。警犬中队携追踪犬以黄牛走失点为中心,沿林地周边开展地面追踪;无人机迅速升空,对人员难以快速穿越的密林、沟壑等区域实施高空扫描;亲友与民警组成的搜索队则配合开展地毯式排查。
“无人机+警犬+人力”同步推进,“空地一体”的搜寻网络很快见效。仅用2小时,搜寻人员就在3公里外的一处荒坡上,找到了一头正在低头啃草的黄牛,经辨认,正是万某放养走失的黄牛。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天后,相似的“剧情”再次上演。
10月6日10时许,水西派出所再次接到万某求助:“实在不好意思,又得麻烦你们……”原来,10月5日,万某放牛时,又有两头黄牛走失。亲友连夜寻找,找回其中一头,但上次“出走”的那头黄牛再次不见踪影。
“没关系,我们马上安排!”派出所民警没有丝毫推诿,反而暖言安慰。有了前次经验,此次搜寻更加精准高效。无人机重点扫描社区与农田、山林交界处的盲区;警犬中队重新梳理黄牛可能路径,以万某家为起点展开追踪;民警与热心村民继续组成搜索队,开展拉网排查。
从白天持续到夜晚,民警、警犬中队和无人机中队队员克服疲倦,持续穿梭于山林沟壑之间。当晚22时30分许,经过近12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在邻村的一片林地中成功找到这头第二次“出走”的黄牛。


一头黄牛,两次失而复得。万某牵着民警连夜寻回的牛,心情十分激动。为表达谢意,他特意定制锦旗,于是有了开头温馨的一幕。
“我做了这么多年牛生意,就数这头牛最‘调皮’,给你们添了大麻烦。两次都是你们帮我找回来的,真的太感谢了!”万某紧握民警的手,语气里既有歉意,更有说不尽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