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式现代化锻造“大国之治”的新型政党
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民主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政治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中国之治”“大国之治”,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中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在于确立了一套广泛体现人民意志、真实保障人民权益、有效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民主政治制度,这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的民主。习近平指出,“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必须深刻领悟党中央领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决定》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当地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结合当地实际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谋划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改革,鼓励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动实践创新,诚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所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未来的改革开放,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必须把衡量和检验深化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始终锚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绩实效上。要实现“发展型改革”与“治理型改革”双重突破,就要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在新征程上贯彻这些重大原则,对于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发展型改革”与“治理型改革”双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决定》提出要“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党的领导既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也是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需要,伟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实践,是成功锻造“大国之治”新型政党的必由之路。为此就要进一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党内法规,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必须始终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