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绘大营社区团结新画卷

来源:贵州民族报 | 作者:双羽 | 发布时间: 2025-08-19 14:18:19 | 41 次浏览 | 分享到:

   (双羽)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六盘水市钟山区凤凰街道办事处大营社区,作为多民族聚居的温馨家园,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社区工作的核心与灵魂,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描绘出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的绚丽画卷。

  党建引领,夯实共同体意识根基

  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将民族工作纳入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和推进。

  同时,积极探索“党建 + 民族工作”模式,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各民族群众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积极组织各民族群众参与防控工作,共同守护社区的安全和稳定。在社区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党员们带头示范,引导各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宣传教育,奏响共同体意识旋律

  社区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让民族团结的理念深入人心。利用社区宣传栏、横幅、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展示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定期更新宣传内容,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民族团结教育。

  举办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文化节”等。在活动中,通过文艺演出、知识讲座、图片展览等形式,向居民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邀请民族专家学者到社区开展讲座,为居民讲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增进居民对各民族的了解和认识。组织居民观看民族团结主题电影,通过生动的影像资料,激发居民的民族团结情感。

  此外,社区还注重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教育,将其纳入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组织青少年向家长宣传民族团结知识,带动家庭共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社区暑期托管班中,开设民族文化课程,让青少年学习各民族的传统手工艺、音乐舞蹈等,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从小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交融,绽放共同体意识之花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也是连接各民族的精神纽带。大营社区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各民族文化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居民在文化交流中增进感情,促进民族团结。

  在传统节日期间,社区组织开展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如端午节的包粽子比赛、中秋节的赏月晚会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居民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氛围,也为各民族居民提供了相互交流、共同参与的机会。在包粽子比赛中,各民族居民围坐在一起,互相学习包粽子的技巧,分享各自民族的端午习俗,欢声笑语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社区还成立了多个文化社团,如民族舞蹈队、合唱队、书法绘画班等,吸引了众多各民族居民参与。社团定期组织排练和演出,参加社区内外的文化活动,展示各民族的文化风采。民族舞蹈队将各民族的舞蹈元素融合在一起,编排了精彩的舞蹈节目,在社区文艺汇演中赢得了阵阵掌声。书法绘画班的学员们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社区展览中展示,表达了对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

  民生保障,浇灌共同体意识硕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大营社区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各民族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注各民族居民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举办就业培训班,提高居民的就业技能,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岗位推荐,帮助众多居民实现了就业。加强与社区周边学校的合作,开展课外辅导、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关爱各民族青少年的成长。定期组织医疗团队到社区开展义诊活动,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和医疗咨询服务,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在帮扶困难群体方面,社区建立了完善的救助体系,对各民族困难家庭进行精准帮扶。通过走访调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为他们提供生活物资、慰问金等救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同时,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与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定期走访慰问,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多元共治,守护共同体意识家园

  社区积极构建多元共治格局,鼓励各民族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建立了社区居民议事会制度,邀请各民族居民代表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社区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工作中,通过居民议事会,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制定出符合居民需求的方案,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