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壶关县人民医院“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第五场走进——八一希望小学。不同于以往面向学生的宣讲活动,本次我院护理科普小组联合护理部工作人员,专门为教职工及后勤人员开展了一场专业系统的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旨在为校园培育一支具备初期应急响应能力的“安全守护队。”

专业培训,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医护人员聚焦校园常见突发事件,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为教职工们详细讲授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创伤救护等关键急救技能。培训内容紧密围绕校园场景设置,充分保障了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精准实操,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为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医护人员借助高级模拟教具,分步骤、慢动作地进行精准演示。从评估环境、判断意识到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从AED电极片的贴放到有效人工呼吸,细致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

高频实操,学习热情高涨
实操练习环节,教职工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大家争先恐后地进行操作演练,模拟人旁迅速排起长队。大家不愿错过任何一次练习机会,反复琢磨胸外按压的力度与频率,相互交流包扎的手法等,务必保证每一个动作都符合标准要求。



考核答疑,巩固知识技能
知识问答环节聚焦实战,“如何高效指挥现场人员分工协作?”“成人、儿童、婴儿按压深度和频率为多少?”“什么情况下可以实施海姆立克?”“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口诀是什么?”……一个个贴近校园实际的问题引发热烈响应。大家踊跃作答、积极提问,还结合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境,与医护人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真正实现了从知识学到实践运用的跨越。

壶关县人民医院通过此次面向校园成人的专业化培训,将应急救护的“种子”播撒在校园守护者心间。未来,我院会持续推进急救科普进校园活动,推动工作从“普及知识”向“培养能手”深化,为构建平安校园、护航学生成长贡献更专业的力量。(王国良 刘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