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泥土沾手,成长入心!——子长市冯家屯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绘就“五育”新图景

来源: | 作者:李帅 | 发布时间: 2025-09-26 14:37:42 | 52 次浏览 | 分享到:

  田埂间的欢声笑语、菜畦里的嫩绿新芽、孩子们沾满泥土却亮晶晶的眼睛——在子长市冯家屯小学,3200㎡劳动实践基地早已不是简单的“种地场所”,而是孩子们体悟劳动、涵养品格的“成长乐园”。学校以“五育并举”为指引,让翻土、播种、管护、收获的每一步都充满教育温度,让劳动教育真正“活”起来、“实”起来。

  谋划在先

为劳动教育画好“路线图

     “劳动教育绝不能是‘一时兴起’,得让每个环节都有章法!”校委会的专题会上,逐年级研讨“低年级能种什么、高年级该学什么”,就连安全管理细则都细化到“工具如何摆放才不会磕碰孩子”。随着荒地到整齐田垄的蜕变,《冯家屯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正式落地,不仅明确了“低年级认作物、中年级学种植、高年级练管护”的分级目标,还附上了各年级劳动技能清单,从“种什么”到“怎么教”,每一步都规划得明明白白,为劳动教育稳稳托住“制度底”。

  硬件支撑

给劳动实践搭好“安全台

     ” 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学校把基地打造成了“适配型”实践空间。1.2米高的防腐木围栏圈出安全区域,每块“班级责任田”前都立着木牌,上面写着班级名称;入口的监控和门禁时刻“站岗”,后勤组还特意为低年级孩子准备了小尺寸的铲子、水壶。走进基地,总能看到低年级孩子指着木牌兴奋认领“我们班的小番茄”、“我们班的大玉米”,贴心的硬件配套,既守住了安全底线,筑牢劳动教育的实践根基,更让孩子们从踏入基地的那一刻,就有了“这是我的责任田”的归属感。

  播种现场

让劳动起步满是“仪式感

      ” 播种前,各年级早就忙开了。孩子们跟着老师查资料,一起制定种植方案,有的还在方案上画满了“番茄长多高”“黄瓜爬藤架”的示意图;种植当天,校内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指导团”特别热闹——务农的行家里手蹲在田垄旁,手把手教高年级学生测量株距、如何施肥,老师则握着低年级孩子的小手,教他们轻轻把种子埋进土里;后勤老师守在工具旁,登记好每一份领用的物资。从“一起商量种什么”到“跟着行家学技巧”,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翻土、撒种的本事,更记住了“做事要提前计划、动手要讲规矩”,这份认真劲儿,比刚种下的种子更让人期待。

  日常管理

让劳动过程飘满“烟火气

      ”基地的日常,藏着最生动的劳动教育。课间铃刚响,各班“护田小队”就拎着水壶奔向责任田,小心翼翼地给庄稼蔬菜浇水;暑假中,老师和部分家长会带着学生蹲在田垄边,指着叶片上的小虫,教他们辨别病虫害;要是发现哪块田的杂草多了,隔壁班的孩子还会主动来帮忙。学校还定了“规矩”,进出基地要登记,学生轮流管护,管理员每天两次巡查。就在这“浇水、除草、观察”的日常里,孩子们看着小苗从“嫩芽”长成“成株”,不仅练会了管护技能,更懂得了“做事要坚持、负责到底才会有收获”——不少家长说,孩子回家后还主动帮着整理家务,“责任感”肉眼可见地增强了。

  收获时刻

让劳动成果甜透“心尖尖

      ”劳动丰收节是基地最热闹的时候,孩子们戴着小手套,小心翼翼地摘下红彤彤的番茄、胖乎乎的萝卜、金灿灿的玉米、胖乎乎的土豆......孩子们的笑脸比果实还灿烂。下一步,学校依据管护成效将会评选“优秀责任班级”“护绿小卫士”等奖项,同步收集家长反馈,形成育人闭环,从“亲手种下”到“开心收获”,再到“分享成果”,孩子们不仅尝到了劳动的甜,更懂得了“付出就有回报”“分享更快乐”的道理,这份成长,比任何果实都珍贵。

  劳动筑基

  让实践育人结出“好品格”

  冯家屯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从来不是“摆设”——这里有孩子们的汗水,有师生的笑声,更有看得见的成长。学校用科学的规划、贴心的保障、鲜活的实践,让劳动教育走出课本,让“责任、坚持、分享”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未来,这方充满生机的田地,还会继续陪伴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会担当,在实践中收获更好的自己!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