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好大伯”为爱担挑两家 十二载守护托举五个未来

来源: | 作者:胡紫怡 | 发布时间: 2025-11-04 11:24:53 | 21 次浏览 | 分享到:

  李来发,男,汉族,1970年8月生,群众,江西省浮梁县湘湖镇北安村村民。2013年,李来发的弟弟因病离世后,留下8岁的儿子和3岁的龙凤胎。面对大儿子癫痫需全天照料、小儿子上学也离不开人照顾的自身困难,李来发与妻子毅然承担起抚养侄子侄女的责任。他用12年日复一日的坚守,在自身困境与家庭责任中扛起两个家庭的希望;他以“长兄如父”的担当,不仅为5个孩子撑起成长的天空,更以平凡身影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会价值,成为邻里眼中名副其实的“好大伯”。

  一粥一饭,熬的是勤俭的根。“过日子就得精打细算,该省省该花花。这不是小气,是过日子的本分。”李来发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了买到新鲜实惠的菜,他常常辗转奔波于荞麦岭、黄泥头等几个菜市场,货比三家。为了增加收入,他选择送外卖,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们的身影始终穿梭在大街小巷间;妻子则守在店里帮忙包饺子、制作串珠工艺品,默默接些零活补贴家用。

  寒暑十二载,李来发夫妇在方寸灶台间辛劳奔波,案板、灶台、餐桌构成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轨迹。每天凌晨5点,李来发夫妇就已经在店里忙碌,揉面、熬汤、切佐料;一直忙到晚上9点,他们才开始收拾店面,打扫卫生。这份看似单调却繁重的劳作,他们年复一年从未间断。“我自己能将就,可孩子们不能。他们正是长身体、长见识的时候,不能让他们觉得比别人差。”正是这份对孩子的牵挂,让夫妇俩以超负荷的体力付出和磐石般的坚韧,用勤俭托举起两个家庭、五个孩子的未来。

  一言一行,扛的是担当的责。2013年,弟弟因急性肝炎骤然离世,留下了三名年幼的孩子,李来发夫妇俩毅然挑起了养育重担。他们将侄子侄女视如己出,让五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大儿子半夜发病抽搐,他通宵守在床边,熬完一夜便立刻赶往店里忙碌;小儿子和大侄子在浮梁一中读书时,他闭店后匆匆备好可口饭菜送餐,深夜往返从不抱怨;侄女学习成绩优异,他倾尽所能满足求知渴望,班上同学有的文具和课外教材,他想方设法一一购置;小侄子刚被接来时偏食,他专门研究食谱变着花样做菜,只为让孩子多吃两口。李来发做着他认为该做的事情、他认为对的事情,用自己的勤劳、坚韧和善良诠释了“长兄如父”的责任担当,用十二年如一日的付出践行了中华民族手足相亲的传统美德。

  一心一念,暖的是助人的善。即便自家日子过得紧巴巴,但要是碰到他人有难处,李来发夫妇总会二话不说伸出援手。村中有人罹患重病,他们默默捐款;修桥铺路建礼堂,他们总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若是碰上环卫工人没吃饭,他们会送上热粥与茶叶蛋:“大姐辛苦,吃口热的再干活!”这份推己及人的良善,如同细雨般无声地渗入孩子们的心田。学习之余,五个孩子都会主动到店里帮忙洗菜、择菜、收拾桌椅,力所能及地减轻大人的负担。

  十二载寒来暑往,李来发用双肩扛起两个家庭的重担,用双手抚育五个孩子成长,用言行诠释着善良与担当。他将“勤俭”“担当”“助人”的朴素家风,熬进一粥一饭,立在一言一行,让“好大伯”的榜样力量可学可做,温暖人心。(胡紫怡)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