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宋才发教授发表《用高质量立法和司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论文

来源: | 作者:亚楠 | 发布时间: 2025-07-22 12:29:25 | 97 次浏览 | 分享到:

  (二)用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的方式推进基层审判工作现代化

  人民法院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为落实202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创建一批“枫桥式人民法庭”的要求,推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党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法院从2023年开始到2035年,在全国法院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为此,人民法院就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发挥法治的经济增长助推器、社会运行调节器作用,以司法之力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以人民为中心,在践行司法为民上积极作为。尤其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有效整合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资源和力量,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把“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有机结合起来,让老百姓遇到痛心疾首的问题,能有地方讨个“公正说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司法审判活动有效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这就要认真研究如何在新时代新阶段立足创新性发展,从理论上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从理念上整合融入司法审判资源。不能只是简单地在裁判文书中一股脑儿原文引用,而要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融入司法审判工作全过程,尤其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加强对涉案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减少社会对抗,把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司法审判与能动履职的始终,使之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新要求,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譬如,“经验法则”作为我国司法审理因果关系抑或性质状态的法律知识,在民事案件审理的司法实践中,通常被视为审理法官推理的重要前提,客观存在于事实推定、证明力评价、法律解释和适用三大领域。“经验法则”既包括人们从一般日常生活中归纳出来的常识,也包括某些专门性的知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凡属于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的抑或自认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的,“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销自认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第十条规定凡属于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众所周知的事实;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基本事实;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在案件审理和在法庭辩论中“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即是说在民事审理程序范围内,传统知识经验一旦经过参与诉讼活动主体的认可,主审法官就可以依职权主动提出、援引乃至履行偏离论证的义务。“经验法则”之所以能够构成一个独立于审理经验的法律概念,源于“经验法则”本身就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律特征,包括规则的形式需求和规则的效力需求在内。如果“经验法则”长此以往既不能与时俱进,又不能对其进行必要的规则化提炼和提升,那么,“经验法则”在司法实践中便无从分辨和适用。所以,适用“经验法则”进行民事案件的审判推理,说到底就是对“经验法则”在个案中的具体推定力的实际运用。在一般情况下,生效裁判文书实质上就是“经验法则规”的载体。审查程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救济渠道,而且在于通过审判活动使“经验法则”实现了规则化、规范化和正当化。可以预见,这种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经验法则”,未来必将成为基层审判工作的一种重要的有效工具。

  (三)用中国式法治推动建构社会主义现代化崭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现代化实践经验在思想观念上的凝练和升华。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就是致力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自由发展”的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时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在保持独立和加快发展的两者统一中实现现代化的创新性探索,是用中国式法治成果建构社会主义现代化崭新形态的范例,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在当代的进一步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我们之所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形态”,就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批判性地总结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不仅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态,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定义为无产阶级解放的终极目标“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把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标定为面向未来的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是“人的现代化”。在现代化所要达到和实现的主要目标当中,唯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世界上能够反映现代化本质的最高层次的现代化。因为涵盖在“人的现代化”目标要素当中,不只是物质的现代化和精神的现代化,是同时包括民主政治制度现代化在内的全方位的现代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就会发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实质,揭示和体现了社会实践的发展程度。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也是不断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丰富现代化文明形态的伟大创造,更是当下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最集中体现。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