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许法院:排忧解难暖民心 锦旗虽小情谊深
  • 七夕文创节,我在千年木莲王树下等你来----武汉锦心设计文创团队走进利川市毛坝镇新华村木莲王府掠影
  • 湖南: 常德市交通系统举办出租车驾驶员创文专题培训班
  • 湖南桃源县召开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大会
  • 湖南: 鼎城法院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创建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 湖南省公安厅举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宝 调研指导珲春检察工作
  • 【县区政务——河洛明珠 大美巩义】巩义小关镇:乡村振兴增添美丽产业新“引擎”
  • 湖南常德市第一医院第8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王欣艺赴长沙捐献造血干细胞
  • 【百日行动】 湖南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法治中国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联系电话:010-57187769
www.fzzgw.com.cn

   高层动态

宋才发教授发表论文:《党内法规体系的内涵及合宪性审查研究》

来源: | 作者:亚男 | 发布时间: 2025-10-09 10:19:18 | 80 次浏览 | 分享到:

  (二)党内法规体系整体优化的制度体系

  构建高效协同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优化样态。法规制度在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中,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作用,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党内法规体系必须是整体优化的制度体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用系统化思维、系统集成理念不断完善、创新党内法规体系。制度权威是以制度为载体的一种权威形式,制度的权威性是制度理论与权威理论相结合、相融合的结果,也包含着人们对制度的深刻认同以及对制度的自觉服从。制度总是由人来制定和实施的,体现着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认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涉及到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方方面面,需要加强对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整体性思考。既要兼顾主客体双方的目标和利益,又要坚持科学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以增强制度体系的公信力,推动制度体系的贯彻执行。所以,2019年8月30日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在“规划与计划”部分强调,制定党内法规应当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整体优化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发力共同推进:一是要落实《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任务,及时修改、清理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部分党内法规制度,解决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等问题;二是要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内涵外延,弄清楚与其相关联概念的不同内涵,彰显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作为系统的质的规定性;三是要科学区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全面从严治党、治国理政、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化对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整体性认识;四是要搞好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在尽快补齐“制度短板”的同时,推进党内法规制度的立、改、废、释工作,实现从整体上优化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在党内法规体系中,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指主要用来规范和加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党的各方面建设活动的党内法规。党规和国法都属于对组织和个人的行为规范,“党内法规”严于“国家法律”。因为“国家法律”是面对所有人民群众的,具有极大地普遍性、广泛性和适应性。而“党内法规”是面对党员干部的,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对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自然要比对普通民众高得多。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常有把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替换的情况,《党章》无疑是其中最为核心的规范形式。《党章》的根本性地位和权威性,集中体现为党的性质、宗旨、主张以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是与《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保持一致的。由于《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党章》是党内法规体系的根本性规范,因而统一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两者确实具有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的一致性。以《党章》为统领构建和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既要保障党的建设又要保障党的领导,统筹推进党的组织领域、党的领导领域、党的自身建设领域、党的监督保障领域等各方面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优化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构建层级分明、衔接有序的党内法规框架结构,注重配套性法规的制定、补充与完善。在提升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内部融贯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促使整个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横向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相互适应的状态,进而为强化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执行力提供优化思路。

  (三)党内法规体系历史演进与基本经验

  运用党内法规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贯穿党的百年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中央通过“党规党法”约束党的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迅速在党内形成了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优良传统。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是党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尤其是为党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党内根本大法的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的伟大功绩,主要体现在果断地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提出并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国要有国法, 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 国法就很难保障”,由此奠定了《党章》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的根本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方方面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新时代党内法规质量不断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全面推进的特征。执政党运用党内法规加强自身建设的百年历程,积累了丰富的、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概括地说,就是坚持以《党章》为根本,协同推进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强党,是党的制度建设、党内法规体系达到更高水平的必由之路。

   基层风采

   人物访谈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